胡風と矢崎弾 : 日中戦争前夜における雑誌『星座』の試みを中心に
スポンサーリンク
概要
- 論文の詳細を見る
胡風就自己與日本進歩評論家矢崎彈的交流,寫過一篇回憶文章<憶矢崎彈―向摧殘文化的野蠻的日本政府抗議>,發表於1937年9月,即中日戰爭爆發後胡風創刊的《七月》(週刊)第三期(1937. 9. 25)。矢崎於同年5月訪問上海,並與胡風多次会談,當時通過文學暢談,相互留下了深刻印象。胡風接到強烈希望與中國文壇進行交流的矢崎卻因此而遭到日本官憲逮捕的消息後,寫下了這篇文章,如實地記述了與矢崎的交流,並證實其交流幾乎完全是與文學相關的,對在所謂“憲政"下的日本,濫用權利將其逮捕的日本政府的野蠻行為提出了強烈抗議。有關與矢崎的交流,胡風在名譽恢復後所寫的《回憶錄》中僅略微渉及,其眞實情况仍不太明確。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主要有:矢崎彈的評論活動自1932年至1946年的15年主要集中於戰爭時期,戰後幾乎未能活躍即死去;由於矢崎無論是左還是右都不処於日本文壇的中心,而是從獨特的位置從事評論活動,其在戰後的日本並不怎麼受關注,因此對其的研究也無進展。另外加上同人雜誌《星座》又是極不易看到的資料。此次我想以胡風的這篇文章為綫索,並盡可能根據當時的資料,搞清其交流的眞實情况。這次我有幸看到了以下新資料胡風受矢崎之約所寫的、發表於矢崎主辧的《星座》雜誌上的日語文章〈我的心境〉、登載在《星座》上的矢崎彈的上海滯留日記、歸國後的矢崎發表於日本的雜誌等刊物上的文章、矢崎在上海與王統照交換《星座》和《文学》雜誌的特約關系、籌劃雜誌交換的詩人五城康雄(《星座》同人)謀求中日文學交流的文章等。我想根據這些新資料,闡明矢崎彈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評論家?他是以何目的訪問上海的?訪問又是在怎樣的社会狀態下進行的?在上海進行了哪些活動?回國後的交流經過如何等問題,並試圖考察這種交流具有什麼樣的意義。
- 2007-03-23
論文 | ランダム
- 第5章 FPGAでCPUを動かしてみる CPUコアIPを使ったアラーム機能付きディジタル時計の設計/製作 (特集 CPLD/FPGAを使いたおす 作りながら学ぶシステム構築術入門)
- ロッキングプレートによる長管骨骨折治療 : その有用性と問題点
- 2.頸髄症と胸髄症のバランス障害(第22回日本リハビリテーション医学会中国・四国地方会)
- 5.生体肺移植におけるリハビリテーション(第22回日本リハビリテーション医学会中国・四国地方会)
- 島原湾に分布する完新統有明粘土層から産出した底生有孔虫の分類学的検討